前言
据日本共同社报道,据多名外交人士12日透露,美国要求日本政府不要承认巴勒斯坦国。美国已经通过多个外交渠道向日本表达了这一态度,要求日本也像美国一样采取不承认的态度。据称美国政府相关人士还对日本进行威胁:“如果日本承认巴勒斯坦国,将给美日关系带来严重影响。”
美国为何三番五次给日本“下禁令”?
最近国际舞台上有件事挺耐人寻味:美国竟然公开要求日本不要承认巴勒斯坦国,还放话说“不照做就影响美日关系”。这已经不是美国头一回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对盟友施压了。早在今年7月,法国、沙特牵头推动《纽约宣言》时,美国就联合以色列投了反对票。如今眼看联合国大会以142票压倒性多数通过宣言,美国又急吼吼地把枪口对准日本,背后藏着三层不乐意。
第一是怕以色列丢面子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极右翼政府,一直把“不承认巴勒斯坦国”当政治招牌,甚至在联大投票当天放话说《纽约宣言》是“毫无意义的政治操控”。美国要是让日本承认巴勒斯坦,等于在以色列伤口上撒盐。毕竟美以关系是美国中东战略的基石,去年加沙战争期间,美国光是军援就给了以色列上百亿美元,还在联合国替以色列挡住12次停火决议。现在以色列正因为扩建定居点被国际社会批评,美国必须用实际行动给以色列撑腰。
展开剩余84%第二是怕中东盟友离心。沙特、埃及这些阿拉伯国家,最近都在悄悄调整对美政策。沙特不仅和伊朗和解,还牵头推动《纽约宣言》,摆明了要和美国主导的中东秩序“唱反调”。美国要是让日本承认巴勒斯坦,等于间接支持阿拉伯国家的诉求,这会让沙特、阿联酋觉得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松动。更关键的是,9月22日法国和沙特要在纽约主持“两国方案”会议,美国担心日本倒向法沙阵营,破坏自己在中东的话语权。
第三是怕国内政治失分。明年美国大选临近,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在争夺犹太裔选民的支持。犹太裔在美国政坛能量巨大,光是2024年大选就捐了超过30亿美元政治献金。要是拜登政府默许日本承认巴勒斯坦,共和党肯定会攻击民主党“背叛以色列”。更麻烦的是,美国国务院已经放出话来,要拒绝巴勒斯坦官员的签证申请,甚至可能吊销他们的签证。这种情况下,美国必须用强硬姿态向国内证明“挺以立场不动摇”。
日本夹在中间可不好受。一方面,法国外长巴罗11日刚打过电话,英国也跟着吹风,要求日本承认巴勒斯坦国。另一方面,日本外务省高官担心,承认巴勒斯坦国会被国际社会看作“与美国拉开距离”。最尴尬的是,日本首相石破茂9月7日刚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,新政府班子还没搭起来,根本没精力处理这种外交难题。
《纽约宣言》为啥让哈马斯彻底“断了根”?
9月12日联大通过的《纽约宣言》,表面上是推动“两国方案”,实际上是给哈马斯下了“政治死刑判决书”。这份宣言有三个致命条款:一是要求巴勒斯坦由法塔赫完全掌控,哈马斯必须交出武器、结束在加沙的统治;二是成立由国际监督的新安全部队,专门打击“极端主义”;三是把哈马斯定性为“恐怖组织”,切断其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关联。
哈马斯走到今天这步,和自身决策失误脱不了干系。2023年发动“阿克萨洪水”行动后,哈马斯虽然短暂提振了士气,但以色列的报复行动直接导致加沙地带4万多人死亡,基础设施几乎全毁。更致命的是,哈马斯领导层接连被以色列“定点清除”,哈尼亚、辛瓦尔等核心人物都被炸死,组织架构几近瘫痪。现在哈马斯手里只剩下48名人质作为谈判筹码,一旦释放,就彻底丧失战略主动权。
国际社会的态度转变也让哈马斯无路可退。过去伊朗、黎巴嫩真主党还会给哈马斯提供资金和武器,但今年以色列空袭叙利亚、打击胡塞武装后,“抵抗轴心”盟友自身难保,根本顾不上哈马斯。就连土耳其、卡塔尔这些传统支持者,也在《纽约宣言》通过后悄悄减少对哈马斯的援助。更讽刺的是,中国作为《纽约宣言》的共同提案国,明确支持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政府,这让哈马斯失去了最后一张“国际牌”。
最让哈马斯绝望的是巴勒斯坦内部的分裂。法塔赫控制的约旦河西岸,现在正借着《纽约宣言》的东风,接收国际社会的重建资金。沙特、阿联酋承诺未来5年向巴勒斯坦提供100亿美元援助,但前提是哈马斯必须解除武装。这种情况下,加沙地带的老百姓也开始动摇。最近加沙城的抗议活动中,越来越多人举着法塔赫的旗帜,要求哈马斯“放下武器换和平”。
日本这次“不听话”会有啥后果?
日本政府现在就像热锅上的蚂蚁。9月12日联大投票当天,跨党派“人道外交议员联盟”就提交了206人签名的请愿书,联合执政的公明党更是公开要求政府“积极承认巴勒斯坦国”。但外务省的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:美国驻日大使已经暗示,日本若承认巴勒斯坦,可能影响《美日防卫合作指针》的修订,甚至减少对日本的技术转让。
历史经验也在提醒日本别轻举妄动。1987年东芝事件中,美国以“向苏联出口机床”为由,对东芝实施全面禁运,导致东芝半导体业务彻底衰落,最终被美国贝恩资本收购。2013年阿尔斯通案更典型,美国司法部以“商业贿赂”为由逮捕阿尔斯通高管,迫使阿尔斯通把电力业务卖给通用电气,法国“工业明珠”就此陨落。这些案例都在告诉日本:和美国对着干,经济代价可能远超想象。
但日本要是妥协,也会付出惨重代价。法国、英国已经放出话来,若日本不承认巴勒斯坦国,可能影响其在G7中的话语权。更现实的是,日本在中东的能源利益正受到威胁。沙特、阿联酋占日本原油进口的40%以上,这两个国家最近都在推动“石油人民币结算”,日本要是得罪阿拉伯国家,未来能源供应可能出问题。
日本的困境折射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:在美国霸权衰退的大背景下,中小国家该如何平衡大国利益?就像巴基斯坦在印巴冲突中选择坚定站在中国一边,最终换来战略主动权。日本现在也面临类似抉择:是继续当美国的“亚洲桥头堡”,还是抓住机遇拓展独立外交空间?这个问题的答案,不仅会影响美日关系,甚至可能重塑整个东亚的地缘政治格局。
值得玩味的是,日本国内舆论正在发生微妙变化。最近的民调显示,54%的日本民众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,尤其是年轻一代,对美国的“霸权行径”越来越反感。这种民意压力,加上公明党等政治势力的推动,可能迫使日本政府在9月22日的联合国会议上做出突破性决定。毕竟,在国际秩序加速重构的今天,一味追随霸权的时代,或许真的要结束了。
发布于:重庆市倍顺网-加杠杆怎么炒股-配资平台查询-杠杆买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